五月,微風吹拂著流動的豪情,鮮花編織著快樂的海洋。勞動人民在各行各業(yè)各自的崗位上,共同演譯著勞動的歡歌。“幸福在哪里,朋友啊告訴你,它不在柳蔭下,也不在溫室里,它在辛勤的工作中,它在艱辛的勞動里。幸福,就在你晶瑩的汗水里�!边@首廣泛傳唱的經典歌曲,不僅唱響了勞動人民的心聲,同時,也讓人們了解幸福的真實所在。你看!在華城集團里,處處都在編織幸福的畫卷,處處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正是這樣一幅幅快樂的場景創(chuàng)造了華城和諧的未來。
看我們的員工不管是在裁剪車間、縫紉車間、整理車間、還是在包裝車間等等,都在奮勇拼搏,創(chuàng)造華城美好的前景。雖然他們看起來很平凡,可在他們平凡的外表下面蘊藏著的無形的力量,他們的精神、意志和胸懷令人不由得不產生敬佩和感動。華城自創(chuàng)建到如今已有十九個年頭了,有些員工的工齡與廠齡相等,也有很多員工在這里扎根十年左右了,他們是華城的建設者,沒有他們數十年如一日的艱苦創(chuàng)業(yè),就不會有今天寬闊的廠房和舒適的生活,也不會有值得年輕人學習的“團結、勤奮、奉獻”的企業(yè)精神文化。
年齡大些的員工告訴年輕人,最初的華城是一個簡易的服裝作坊,生產條件差,可員工們憑著奮斗不輟、默默奉獻的精神,通過團結一心、不懈努力將工廠遷到現在的開發(fā)區(qū),建起了寬敞明亮的車間,生產設備逐年增加、更新,集團辦公大樓拔地而起,公司規(guī)模不斷擴大。每前進一步,都是大家勤勞拼搏、努力奉獻的證明。年輕人紛紛表示要像前輩們一樣為推動企業(yè)發(fā)展盡心盡力。
胡秀玲,公司后整理車間主任,當初她從一個普通的員工到后來被評為全國紡織工業(yè)勞動模范。一路走來她始終對工作兢兢業(yè)業(yè),一絲不茍。她為企業(yè)及員工改進和創(chuàng)新了數十項工藝及操作技術,其中包括后整理工藝全套流程的調整和完善、單項衣褲敲鈕工藝和衣褲松緊、縫紉扣子等工藝的改進,為企業(yè)創(chuàng)造了近百萬元利潤。在華城的發(fā)展道路上涌現了許多像胡秀玲一樣的優(yōu)秀員工,他們深知作為華城的一份子,企業(yè)“團結、勤勞、奉獻”精神的內涵,他們始終踐行著互幫互助、勤勞致富、無私奉獻,無怨無悔的價值觀,在工作中不斷創(chuàng)造財富,實現個人價值。
經過多年的努力,華城在發(fā)展壯大,員工生活質量也在提高,但華城的員工并沒有滿足于現狀而固步自封。他們紛紛主動學習,學習企業(yè)文化,學習專業(yè)技術,對自己嚴格要求,立志要做有技術又有思想的新型員工,滿足企業(yè)發(fā)展需求。他們希望自己學習更多的知識能夠促進工作的進展,能夠為企業(yè)的發(fā)展做出更多的貢獻,每位員工的內心永遠渴望進步。董事長張祥林一直強調要“建設學習型企業(yè)”,企業(yè)文化工作的開展成效從員工的日常表現便可以看出,整個華城學習的氛圍也十分濃厚。每月一期的《華城報》上總能看到很多員工的文字,現在《華城報》又增特刊,大家學習企業(yè)文化理念的興趣更加強烈。
在各分廠的質量管理會議上,管理人員、檢驗員和生產工人聚在一起專門探討工藝標準、質量檢測方面和設備操作要求等問題,學習業(yè)務知識,積極發(fā)言,各抒己見,取長補短,共同提高。他們說:“我們的硬件條件(設備及配套服務)是先進的,我們還要通過不斷的學習進步提高自身的素質和技能,從軟件上、硬件上都跟上行業(yè)改革發(fā)展的步伐。”
很多很多的華城員工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地耕耘著,奉獻著,前進著,用不著更多舉例就可以看出我們的員工是多么可愛。他們是普通的人,但他們在勞動中創(chuàng)造了物質財富,也創(chuàng)造了無價的精神財富,他們是卓越的,更是美麗的,我們?yōu)槟苡羞@樣的員工而深感自豪。
可敬可愛的華城員工呀,你們以朝氣蓬勃的姿態(tài)讓我們感受到了勞動快樂了人生,勞動美麗了世界。臺灣女作家羅蘭說過:“世間一切美味佳肴都沒有勞動造出的果實更甜美。”勞動雖然付出的是心血、汗水和智慧,但付出中能品味到喜悅,獲取財富,所以我們的勞動者是最幸福的。讓我們齊心譜寫一曲勞動交響樂,為我們的員工送上誠摯的祝福,為我們華城更加精彩的明天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