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過程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從面料進倉到打箱出貨要經過很多道程序。要完成一件成品出廠,在這個過程中需要考慮到眾多因素。為了有效地控制產品質量,企業(yè)必須對生產過程的各項流程做出統(tǒng)一策劃。從技術工藝、排版用料、裁剪縫制、檢驗檢測、整理打箱都要有一個全面有效的計劃,而且這個計劃必須有效實施,才能實現(xiàn)產品穩(wěn)定,下生產線,最終順利出廠。
一、工藝的制定
工藝文件是整個生產過程的重要內容也是首要任務,服裝工藝文件要求具備完整性、準備性、適應性和可操作性。按照客戶所提供的資料進行產前核算:計劃用料、面輔料采購、制定生產用紙型、安排和制定工藝路線;制定材料工藝消耗定額、工藝質量要求、產品檢驗規(guī)程和工藝規(guī)程等。我們是定單加工型企業(yè),所以具體的工藝要求都要嚴格按照客戶的要求來制作,在制作過程中還經常會碰到一些變更工藝要求,這給我們的技術科工藝員帶來麻煩的同時也要求我們業(yè)務跟單員要及時和客戶做好溝通與交流,避免因技術工藝的變化而影響整個生產計劃。
二、裁片質量控制
裁片是服裝的組成部分,服裝的質量、規(guī)格與裁片的質量有直接的關系。裁片的準確性不僅是指服裝的形狀與紙樣形狀相吻合,還包括裁片本身的質量,如布紋的走向、有沒有疵點、裁片邊緣狀況等。其中,必須考慮布料經過處理后顏色及縮水率的變化。紙樣的完整性對裁片形狀造成直接影響,排料員必須在排料前將衣服的整套紙樣與衣服樣板進行仔細核對,如果紙樣發(fā)生混淆,裁出的裁片可能是不需要的,而需要的裁片可能沒有裁剪出來,這樣可能制造出不合格的服裝。拉布工作的質量控制也會影響裁片形狀的準確度。布邊疊對如果不整齊,即布層的一邊不是90°垂直,布層邊緣部分的裁片就不能完整地裁剪出來。如果布料在拉布后過于松弛,裁出來的裁片就會偏大;而布料拉得太緊,布料在裁剪后回縮,衣服裁片就會比應有的尺碼小。
三:服裝縫制工藝
縫制是服裝加工的中心工序,服裝的縫制根據(jù)款式、工藝風格等進行制作,在縫制加工過程實行流水作業(yè)。縫線按一定規(guī)律相互串套聯(lián)結配置于衣片上形成牢固而美觀的線跡。服裝的縫制整體上要求完整美觀,不能出現(xiàn)不對稱、扭歪、漏縫、錯縫等現(xiàn)象。條格面料在縫制中要注意拼接處圖案的順連,條格左右對稱。縫線要求均勻順直,弧線處圓潤順滑;服裝表面切線處平服無皺痕、小折;縫線狀態(tài)良好,無斷線、浮線、抽線等情況;重要部位例如領尖不得接線。
產品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生產車間的技術能力和制造過程的控制,因此在生產中嚴把質量關顯得尤為重要。服裝生產工序大致包括生產準備、裁剪工藝、縫制工藝、熨燙工藝、成品質量控制、后整理、包裝等。有效控制產品生產過程中的每一道工序是產品質量的可靠保障,我們必須持之以恒,牢固樹立“質量不過關,絕對不出廠”這樣一種強有力的質量意識,才能實現(xiàn)我公司更大的發(fā)展。